|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世界大國都曾染指過中東 只差中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回顧茫茫歷史發現,中東這塊神奇的土地,與歷史上各個階段的大帝國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說,世界的大帝國幾乎都曾染指過中東。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也曾征服中東


  中東:得中東者得天下?

  中東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位於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囊括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自古以來,東西方的貿易交流都會交匯在這裡。現如今,除了交通的區位因素,豐富的石油資源讓這塊地方更加戰略重要。

  這樣重要的地理位置很類似與中國的中原地區。人們都說,得中原者得天下,豐富的糧食產量和便利的交通讓中原成為各方諸侯必爭之地。然而這句話卻並不是一定意味著得到中原就一定能拿下天下。事實上,歷史往往呈現為“得天下者得中原”。

  中東:帝國皇冠上不可缺少的鑽石

  這段故事要從亞歷山大帝國開始說起。公元前336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歲的兒子亞歷山大(即亞歷山大大帝)繼承。之後他首先平定希臘諸邦的反叛,然後從小亞細亞開始,敘利亞、腓尼基、埃及、巴比倫……中東逐漸淪陷,最終他征服到恒河流域。公元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之為亞歷山大帝國。

  下一個統治中東的帝國是羅馬。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其中疆土的最東邊就包括中東的埃及、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


  此時,在中東的另一邊的阿拉伯半島上正在興起一個新的帝國--阿拉伯帝國。經過正統哈裡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時期(661年-750年),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印度河,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軍事帝國,面積達到約1340萬平方公裡,統治的人口達到約3400萬。中東成為了阿拉伯人的世界。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蒙古鐵騎沖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滅亡,中東成為蒙古人的後花園。

  其實在10-12世紀,隨著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衰弱,小亞細亞地區的突厥人開始統治這塊半島,並在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開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之路,最終也控制了除阿拉伯半島以外的中東地區。


  可以看出,世界著名的大帝國,都曾在中東留下自己痕跡。

  中東:代理人

  一戰二戰後,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被世界列強強行瓜分。不同於之前的領土直接占領,美、俄、英等大國努力在該地區安插自己的代理人,例如沙特、以色列傾向美國、敘利亞政府傾向俄國、土耳其傾向北約,當然也有獨立性稍強的庫爾德人。

  但是邊界劃分與當地民族、宗教分區的實情並不完全符合,奧斯曼解體後大片所謂英法托管地的地區在獨立的過程中的邊界劃分更是有很多帝國間交易的成分。另外,如今的宗教格局,已不止是以伊朗和沙特為首的什葉派和遜尼派之爭,又加入了相對世俗化的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猶太教的以色列,以及什葉派遜尼派關系復雜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復雜的地區局勢誕生出眾多世界列強的代理人,代理人已經成為這片區域的關鍵詞。

  可是,中東區域位置的關鍵雖然毋庸置疑,但就如得中原者未必得天下一樣,“得中東者得天下”也未必正確。歷史上的帝國通過槍炮拿到這塊地方,也最終又失去了。或許,“得天下者得中東”才是正道。就如老話講的那樣: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所以,想獲得中東,先獲得民心吧。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9 秒